日前,香港消委会公布了50批次发用产品的抽检结果,超九成样本被检出有害物质,部分超出欧盟、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规定范围。部分产品出自欧莱雅、花王、资生堂等国际大牌。
01 逾九成样本检出有害物质 据了解,香港消委会从不同零售店购买了50款头发造型用品样本进行测试,商品单价在218.06-4724.59元之间,覆盖了发胶、发乳、喷雾、啫喱等品类。 在检测方法上,香港消委会参考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欧盟《化妆品条例》和香港《空气污染管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规例》的相关要求,检视当中是否含相关有害物质,包括香料致敏物质、污染物多环芳香烃、防腐剂、重金属和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整体而言,逾九成样本检出有害物质。此外,抽检结果还暴露了四大问题: 第一,近九成含香料致敏物,4款更含欧盟禁用香料。 44个样本检出1-8种香料致敏物质,9个检出5种或以上的香料致敏物质,3个样本的香料致敏物质总检出量超过0.5%。 此外,30款样本检出芳樟醇的含量介乎0.0011-0.093%,22款样本检出柠檬烯的含量由0.0017 -0.8%,全部超出欧盟须标示该等香料致敏物质的上限(免冲洗类产品:0.001%)。4个样本检出香料致敏物质铃兰醛,含量为0.0018-0.014%。研究表明,铃兰醛可能会损害生殖系统、影响胎儿健康、导致皮肤过敏等。2021年,欧盟发布2021/1902号修订案,宣布将铃兰醛“由限转禁”。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也明确表示,禁止新铃兰醛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第二,3款样本检出欧盟禁用防腐剂MIT或致严重过敏风险。 3款发蜡样本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含量由0.0015-0.0095%。早在2016年,欧盟就明令禁止将MIT用于驻留型产品中,只能用于淋洗类产品且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1%。而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MIT单独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1%。 此外,9款样本检出防腐剂paraben,因其防腐效能高且成本较低,被广泛使用。当中1款还检出抗菌剂和防腐剂propylparaben,浓度为0.16%,超出中国内地及欧盟要求的不能超过0.14%。Propylparaben的安全性存在争议,海外研究表明,部分parabens有机会出现仿雌激素的效果,长期接触或影响生殖系统。 第三,定型喷雾全含VOC,1款超香港规定上限。 14款压缩气罐装喷发胶样本全部加入了VOC,例如乙醇和二甲醚,作为溶剂和推进剂,含量介乎14%至77%。 使用压缩气罐装喷发胶时,VOC会散逸到空气中。吸入高浓度的VOC,可引致眼睛、鼻子和喉咙不适,甚至造成头痛、晕眩、影响视力等,部分VOC更已被国际癌症机构定义为可令人类致癌或可令动物致癌的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污染管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规例》订下的VOC最高可容许限值为55%。显然,部分样本的VOC已超标或触达上限。 第四,过半样本标签不全,产品资料透明度不够。 抽检发现,19款样本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标示成分列表;17款样本没有标示任何有效期信息,其中1款压缩气罐装喷发胶样本的包装还缺失以中文或英文标示的“易燃或避免高温”相关警告字句。产品重要信息缺失,成分不详,增加了误用产品而出现皮肤过敏等风险,值得注意。 02 洗护产品陷入抽检通报重灾区
精彩评论
- 该资讯暂时没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