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效成分认知的越发深入,国内外各大美妆巨头开始从原料研发、配方创新等方面进行新一轮内卷。而神经酰胺深度绑定了“皮肤屏障修护”这一市场热门功效,一直备受追捧。
近日,在首届美妆跨境电商大会上,由美妆网和淼森股份联合举办的原料趋势专场《关于神经酰胺功能原料的最新研究》,来自产、学、研、医等领域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和领袖共同探讨神经酰胺功能原料在化妆品中的最新应用,深入探讨化妆品原料创新发展问题,助推化妆品配方、工艺和功效的升级。
01
攻破技术壁垒
实现神经酰胺自主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护肤意识的变化,中国社会的敏感肌人群数量增多,18-30岁中国女性敏感性皮肤比例达65.7%,肌肤敏感问题已成为护肤热点。
很大一部的原因,是肌肤的必需成分神经酰胺不足而引起的。肌肤角质内神经酰胺不充足,皮肤屏障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刺激,从而引起各种皮肤问题。
对此,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彭剑青博士表示,“神经酰胺是皮肤屏障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酰胺也有流失。但我们想要补充神经酰胺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就是神经酰胺本身会产生结晶,会给产品稳定性带来一些挑战,在水相和在油相溶解度比较低,从而限制处方的添加量,最终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神经酰胺的护肤效果。采用新技术是改善神经酰胺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彭剑青博士
在过去20多年中,由于国内缺乏制造神经酰胺前体(植物鞘氨醇、神经鞘氨醇)的核心科技,故只能依赖进口原材料做后端的酰化合成,造成神经酰胺价格居高不下。
「淼森股份-贵州医科大学 精准皮肤研究中心」,依托贵州医科大学药物制剂平台,采用纳米制剂新技术助力神经酰胺系列产品开发,达到更好的角质层渗透性、消除表皮刺激性、表皮和真皮长时间驻留、防止有效成分在皮下组织代谢、减少血管渗透引起的全身逃逸这五大优势,让产品渗而不透,更好发挥作用也更安全。
通过创新分子重排工艺,构建Cerasome-E新产品
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杜克斯博士(后),则阐述关于神经酰胺功能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神经酰胺不只是作为保湿补水成分,实际上通过结构变化可以发挥美白、抗皱、抗敏等功效,因为不同碳链长短、母环结构和构象,生物活性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作用。
“神经酰胺潜力值得我们专注至少二十年。基于我们前期的产品开发研究,目前我们已申请了三项专利,在于提升产品纯度及工艺优化,后续我们将持续进行深挖。”杜克斯现场提到了神经酰胺开发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市场上已经标准化的神经酰胺,比如神经酰胺E系列,已经建立了团标、制剂设计,让它更好渗透;第二阶段是神经酰胺X时代,把神经酰胺结构进行结构化,比如神经酰胺N系列、E系列、A系列,做一些结构上细微的区别,把对于皮肤屏障的作用区别出来,建立好产品的标准;第三个阶段是神经酰胺衍生物时代,通过长短链的区别,做到不同结构和功效。
2024年,淼森股份与贵州医科大学联合成立-精准皮肤研究中心,中心目标为沿循药物研发的思路与方法,依托于医学的临床实践、药学的深入研究,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精准设计出机理明确、分子结构清晰、量效关系明确、安全可控的具有靶向性的功能性分子。而神经酰胺系列产品,正是中心的研究项目之一。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被国际巨头卡脖子难题,为行业“芯片”高效赋能。
化妆品新原料研发不仅是企业战略中的关键帧,更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攻破技术壁垒实现原料自主化,将成为中国化妆品与国际品牌良性竞争的突破口。
02
半年新增1500余件产品备案
神经酰胺成为下一个明星成分
高级工程师、禾力创新研究中心研发总监范皓然
精彩评论
- 该资讯暂时没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