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朋友圈

又一知名国际大牌,要退出线下?

美妆网 王美琪 2024-02-23 20:30:00 3992

大批外资美妆品牌关店潮的背后,

是新锐国货品牌正在日益崛起。



近日,有消息称,资生堂旗下高端护肤品牌IPSA茵芙莎(下称“IPSA”),正在多地陆续关闭门店。

新年刚刚过去,先是美国彩妆品牌贝玲妃传出,于2024年6月底全渠道退出中国,如今又传出一个国际知名美妆品牌将撤离中国,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关闭4家门店

品牌发展遇瓶颈


IPSA的撤退,要从其不理想的业绩说起。2月9日,资生堂集团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业绩数据:全年净销售额为9730亿日元(约等于465.19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下滑8.8%。

其中,财报显示,在中国市场,受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以及对整体经济信心减弱,带来的挑战性宏观环境影响,下半年集团的业绩失去了动力。

此外,2023年以来,随着中国与韩国出台了更严格的法规,零售商在严监管下调整库存。受此影响,亚洲旅游零售业一直疲软,影响免税店的产品销售,从而导致资生堂集团在中国海南岛及韩国的免税零售市场持续不理想,这也加速了IPSA线下门店的撤退。


2.png

图片来自品牌数读


2023年,集团在中国仅开设1家IPSA新店,却关闭了4家门店,如今被爆出2024年还将关闭更多门店,可见该品牌门店增长乏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IPSA上海门店预计今年10月将关到只剩两家。美妆网在其官方平台搜索发现,上海目前仅剩四家门店。

据集团财报,为了“在中国胜出”,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地区将进行“加强增长领域的投资”“运营改革”两大方面的举措。也就是说,集团将加大对另外两个正增长品牌,资生堂和CPB肌肤之钥的投资。从某种程度来讲,IPSA或将成资生堂集团的“弃子”。




02

高端定制化或将成“救星”


“之前日韩化妆品兴起的时候,几乎每个女生都买过IPSA。但是这几年它的人气日益消散,反而还是欧美品牌和国货品牌开始崛起了。”一位网友在品牌撤店的帖子下唏嘘不已。

1986年成立的IPSA,致力于为当代消费者“量身定制”专属的个性化美肤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该品牌在中国首家定制概念店“ULX高定专研中心”落地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心,这一举措加速了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


640.jpg


如今,护肤品市场越来越卷,品牌都在谋求高端化破局。对于IPSA来说,当下破局之道便是向高端定制化发展。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美妆网表示,化妆品个性化服务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而消费者能否承载个性化服务,这背后靠的是整个产业制造的升级。

也就是说,IPSA作为在中国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危与机并存,夯实自身的实力是关键,最终还是要看市场与消费者的反馈。




03

外资美妆品牌关店潮背后


从大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美妆市场格局的迭代,不少外资美妆品牌,正在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或是缩小业务范围。

比如近两年内,美国彩妆品牌贝玲妃benefit,澳洲美妆零售巨头MECCA,韩国面膜品牌春雨papa recipe等,纷纷宣布结束在中国的线上业务。韩国彩妆品牌伊蒂之屋(ETUDE HOUSE)、悦诗风吟,美国老牌彩妆品牌美宝莲等,分别宣布在中国线下市场大规模关店。

大批外资美妆品牌关店潮的背后,是新锐国货品牌正在日益崛起。《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行业发展与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0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亿元。

从韩束在抖音创造“断层神话”,到珀莱雅拿下多个平台“头把交椅”,国货美妆品牌逐渐从“追随者”走向“引领者”。回过头来看IPSA在中国市场的撤退,或许如集团所言,正是“为了适应市场趋势所作的商业模式调整”。

当然,国际美妆品牌的没落,也不能代表国货品牌完全崛起。在未来的发展中,国货美妆品牌需要继续从内部强化,提升品牌力、产品力、科研力,打造真正的国货美妆壁垒。而部分国际品牌是否会在中国市场“换羽重生”?还要交给时间。


今日推荐

替换装.png

精彩评论

一周热点事件
美妆百科更多

庄文阳

丁家宜(苏州工业园区)化妆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火先

彭氏(惠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猫七七阿姨

上海黛莱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系我们
客服:020-31232056
广告合作:020-31232056 QQ交流群:565651725
微信公众号:cctop100
邮箱:zhenghb@cctop100.com
2元
选择付款方式:

去支付宝支付> 生成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