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南亚逐渐成为全球化妆品的热门市场。国际美妆巨头纷纷加大投入,认为东南亚是继中国之后的下一潜力市场。
01
中国清真化妆品贸易蓬勃发展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化妆品出海总额超过75.95亿元,同比增长23.38%。其中,东盟(目前包含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10个国家)出口额约为8.36亿元,占比超11%。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RCEP化妆品市场研究报告(东盟篇)》显示,2022年中国与东盟化妆品贸易额为12.3亿美元。其中,中国向东盟地区出口9.2亿美元,约占中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16.1%。
面对广阔的东南亚市场,中国美妆企业发力并布局东南亚地区。以贝泰妮为例,其于2023年开始重点布局东南亚地区。其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东南亚地区与贝泰妮公司的总部云南有着地缘优势,这有助于公司更好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从而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
02 清真认证——东南亚出海敲门砖 需要注意的是,清真化妆品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以印尼为代表的穆斯林国已经将清真认证(又称“Halal认证”)作为化妆品进口的强制性门槛。清真认证,是一种由宗教机构或相关组织对产品的认证,以确保产品符合伊斯兰教教义准则,使穆斯林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这些产品。简而言之,清真认证是产品进入穆斯林消费市场的通行证。 以印尼为例,从2024年10月开始,除豁免清单外的所有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化学品、生物和转基因等相关产品,在出口到印尼前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清真认证。 目前,世界上直接针对清真食品化妆品立法并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国家,有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清真认证机构有菲律宾IDCP-halal、马来西亚JAKIM-halal、印度尼西亚MUI-halal、新加坡MUIS-halal、美国IFANCA-halal等。 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清真认证带来了重重挑战。一是化妆品的配方和成分很复杂,某些混合物的“清真性”很难被有效证明。二是证明文件,虽然各国的清真认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大致相同,但并不通用,因此企业必须支付一定的认证费用去获得不同国家的认证。三是基础设施投资,美妆企业需要在研发、工厂和人力资源方面具备相当投资能力。这些问题给出海穆斯林国家的化妆品企业带来了不小挑战。 目前,不少国际美妆巨头都已开辟清真化妆品业务。比如,花王、联合利华都针对穆斯林国家推出了全套的清真日化产品。欧莱雅也在印尼经营着通过清真认证的工厂,为该地区供货。相较于品牌商拓展清真化妆品会引起一定的风险,例如非宗教信仰群体中一些抵制清真泛化的舆论也曾将联合利华推上风口浪尖,OEM/ODM企业或原料商开辟清真化妆品/原料业务则更为常见,如科诗美丝等均有承接清真化妆品代加工出口业务。 如今,不少中国化妆品企业都已获得清真认证并开辟清真化妆品业务。专注功效性护肤品的乐美达生物,今年4月获得印尼Halal认证,针对东南亚人群油性肌肤,推出多种护肤产品。大江生医、诺斯贝尔也获得了印尼的清真认证。 03 清真化妆品增长迅猛 根据皮龙研究中心发表的《环球宗教概况》报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有57个是穆斯林国,超六成居住在亚洲,两成在中东和北非。 在东南亚国家中,穆斯林占整个地区人口近40%,马来西亚60%以上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印尼则高达80%以上。印尼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穆斯林人口超2亿。可见,印尼成为清真产品的主要市场。 随着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穆斯林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在化妆品成分方面,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显著提高,这也导致了对清真化妆品的需求增加。2022年,穆斯林消费者在化妆品上的支出达到840亿美元,比2021年的740亿美元增长14.3%,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90亿美元。
精彩评论
- 该资讯暂时没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