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朋友圈

那些年进入中国的大牌,2019活得怎么样?

美妆网 沈莹宇 2020-01-14 23:47:27 2482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乍看那些叱咤国际风云上的大牌,如香奈儿、雅诗兰黛、迪奥等一度作为高端时尚界的标杆,进入中国也已有数十年。随着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也似乎令局面有了些许变动,如曾风靡一时的韩潮,逐渐在国内褪色。尤其在“新国潮”的推动下,更多国内品牌也走向国际化高端市场,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回看那些年高调进入中国的大牌,今年又活得怎么样呢?

欧美系

中国化妆品市场过去三十年来的进阶之路,大家有目共睹。中国化妆品市场成为全球化妆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2018年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销售额复合增长8.7%,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增速为0.9%,远远高出全球销售增长的平均水平。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高端化、功能化也成为化妆品消费趋势之一。作为领军国际高端品牌的欧美系而言,紧扣中国消费升级的红利,其龙头的地位似乎并无丝毫撼动。

image3.png

以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战报来看,代表欧美系的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玉兰油以傲然的成绩仍然占领榜头地位,它们市场份额旗鼓相当,但与去年同比却呈现双倍的增长。

据悉,作为全球市场最大的欧莱雅化妆品集团,在2013-2016年间也曾面临增速减缓并且下降的情况。但在2017年后,欧莱雅化妆品集团凭借着高端线、彩妆、男装护肤等细分领域的脱颖而出,使集团近年来销售呈爆发式增长,且拉动其旗下的高端线品牌如兰蔻、阿玛尼、YSL的销售额,均达到10亿级别以上。

而在销售榜单的彩妆细分领域上,阿玛尼、迪奥、魅可等欧美大牌也相继占得席位,可见欧美大牌在高端线上的领军地位日益稳固。

韩系

相对比欧美系的强势地位,韩系大牌的地位近年来却似乎有消退之意。在2012年-2016年间,随着韩流文化兴起,以及中韩旅游人次的增加,国内涌起一股哈韩之风。于是韩系化妆品凭借高性价比与不断更新的外观包装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迎来了一波红利期。

而随2016年中韩政治关系波折、韩系高端品牌线薄弱、中国本土化妆品的崛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韩系化妆品在国内增速呈现逐渐放缓的态势。在双十一的销售榜单上,我们还能看到代表韩国高端护肤品牌的whoo后占得一席之位,而其他韩系品牌均被落榜。

以走高端线的雪花秀、梦妆、蝶妆为例,在国际上反映良好,并在韩国国内销量均不错,但在我国国内销售逐渐不敌欧美系大牌。受到中国国内消费潮流消退的影响,曾一度传出韩国不少免税店以及化妆品企业销售业绩多年持续下滑的消息。

image4.jpeg

据爱茉莉太平洋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0.2%,至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9.7%至315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32亿元),净利润同比大跌30.6%至237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82亿元)。

加码营销推广投入以及研发投入,或许是未来韩系品牌继续抢夺中国市场一杯羹汤的核心战略。

日系

相对比韩系化妆品的增速放缓,日系化妆品在国内却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日系化妆品素来以高品质、高科技以及安全性获得国际上消费者的认可。

一方面,中日旅游人数的增长,增加了日系化妆品在美誉度以及客源上的积累。另一方面,近年来日系化妆品企业逐渐针对高端化妆品进行营销的战略转移,也为此抢占了韩系化妆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image5.png

以日系化妆品巨头资生堂为例,于2011年进入中国后,由于低营销投入以及缓慢的决策节奏,资生堂在整体表现不及欧美系的欧莱雅集团和韩系的爱茉莉太平洋。

一方面,随着2016年开始,经营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资生堂对中国市场的营销不断投入,因此在近年来销售逐渐得到提升。据悉,2018年,资生堂在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已经占资生堂总体收入的20%。

另一方面,资生堂的高研发投入和研发本地化、灵活化战略也为维持了品牌高端化的走向并赢得本土消费者的认可。据悉,资生堂2018年研发投入近300亿日元,研发占比达2.7%,仅次于欧莱雅,位于行业研发投入前列,预计到2020年将达3%。

纵观那些年来进入中国的大牌,在2019年,领军的欧美系依然活得相当滋润,似乎并不受国际政治变局的影响,而相对于日系大牌的活力迸发势头,韩系却活得相对保守。与此对比,随着国货品牌的崛起,国产品牌国际化发展之路未来可期!



精彩评论

联系我们
客服:020-31232056
广告合作:020-31232056 QQ交流群:565651725
微信公众号:cctop100
邮箱:zhenghb@cctop100.com
2元
选择付款方式:

去支付宝支付> 生成二维码